新闻资讯

图片名称

潜心科研 医者仁心 他为无数肿瘤患者带来希望

2017-08-04 02:06

作者:


   --记江苏农垦第四届劳模崔玉国    

      在肿瘤科办公室见到崔玉国时,他就给笔者说了一个小故事,不久前,一位我科10多年前治疗的患者写了一封感谢信来,他是一位文思敏捷的中年人,因为患鼻咽癌在外院多次治疗后复发,慕名辗转来到我科,经过周密的再次治疗,患者病变控制良好,复发的病灶几乎完全消失。这是他在我院六个月治疗期间的感情流露,有对医务人员的颂扬,有对无情病魔的抗争,有对美好生活的热爱,有对生命意义的感悟。

初入肿瘤放疗 我并不知道这是啥

      1995年,崔玉国从附近乡镇医院应聘到江苏农垦肿瘤医院,听说医院计划创办肿瘤科,自己学的临床专业,主动请缨参加肿瘤科筹办工作,并利用两年的时间在南通肿瘤医院进修肿瘤放疗业务知识。但那时的医学条件有限,学专业知识少,这让他犯了难,“什么是肿瘤放疗?”是他的最大一个疑问。于是他的师傅送给他一本书《肿瘤放射治疗学》,那时没有电子病历,所有病例都要靠手写,遇到特殊的病例,便会用纸记下来,晚上进行分析研究,平日里只要得空,就连吃饭都在看书,此书一共834页,他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将此书看了10多遍,看到最后只要说内容,他就能说出再第几页。

      2010年,崔玉国感到了理论还是学术上有点滞后,他再次申请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进修后,提升业务水平。多年来,撰写发表在国家级期刊学术论文10多篇,被盐城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聘为副秘书长、肿瘤放疗学分会聘为副主任委员。

20多年专研 他给无数肿瘤患者带来希望

      1998年,病房里住着一位60岁来自阜宁县的食管癌晚期患者,老家是射阳的。98年年初,他体检被查出食管癌已经到了晚期,当地医院告诉他无法通过手术治疗,他便回家通过中药调理,可一个月的时间让他的病情快速恶化,已经滴水不进,通过老家人介绍才来到我这里。

       来的时候家人和他自己都不报什么希望了,尽管如此,他还是很乐观,并没有任何的抱怨和叹气。我们小组接诊后,为他做了全面的检查,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身体状况,制定并实施了合理的“个体化食管癌放射治疗”方案。

       只用了一周的放疗,原本喝水都觉得困难的他,不仅可以吃东西了,经过检查他食管上的所有不适病状也逐渐消失,看到他惊人的恢复力,让医生和家人都充满了信心,就这样经过定期的治疗和患者自己的努力配合,患者存活了16年之久,这在肿瘤晚期的患者中堪称奇迹。就在98年那一年,慕名而来的周边县患者多达20名。崔玉国现在回忆起来让他充满成就感的并不是人数,而是来自患者的信任和支持。

医生也是人 在死亡面前也会感到无力

      肿瘤科的医生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,他们也在不断的通过学术研究和高精尖的技术挽救患者的生命,但作为医生,也是血肉之躯,也有很多的无奈和不得不做出的理性选择。

       2012年,一位附近乡镇老大娘因为全身疼痛住进了崔玉国的病房,最终被确诊为肺癌转移,为时已晚,即便如此,崔玉国仍为老大娘做了全身的检查,带领着小组制定一个又一个个体化方案。但2个月后,无论是放疗还是化疗效果都不明显,崔玉国硬着头皮和大娘的亲属商量放弃治疗,虽然家属同意了,但病人亲属的一句话确深深刺进了崔玉国的心:“别人都说你厉害,你也不过如此吗!”

       因为这句话崔玉国事后将自己关在家里两天,这位肿瘤专家流下了痛苦的眼泪,自责、无奈和纠结充斥着他的内心。但他也深知,当一个医生做出放弃选择时,必须站在理性的专业角度,永远没有用一时的感情蒙蔽专业的判断的资格。他深知,他在肿瘤放疗的路上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,才能让更多的肿瘤患者增加生的希望。   

       他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20多年如一日,兢兢业业,默默奉献,把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“治病救人”的伟大事业,用实际行动把自己锻造成在盐阜地区的名医,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同行的尊敬。他所创立的肿瘤特色专科年收治住院病人2000余人、放疗新病人450人左右、经济收入2000多万元,多次被农场、县、市卫生系统评为先进个人,2016年被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评为优秀党员,2017年被江苏省农垦第四届劳动模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