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文化

新洋农场社区委员会集聚要素着力提升民生幸福指数
2019-08-27 13:43
作者:
邱玲娜
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。近年来,新洋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,聚焦“新发展理念助推高质量发展”战略总定位,突出做好“共治共享、惠普民生”,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,积极探索一条以“党建引领、生态优先、民生为重”的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以党建为引领,城镇建设增活力
社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将基层党建作为城镇建设的动力引擎,一手抓城镇治理,一手抓乡村振兴,开创党建引领农场发展新模式。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,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步伐,以经济强、产业优、职工富、生态美、农场兴为目标,对场部小城镇建设进行重新规划,上半年投入700万元对纬四中路小城镇及道路、路灯进行改造修建,投入300万元完善居民公园项目,不断改善城镇面貌,全面提高城镇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。坚持“围绕发展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发展”,突出产业特色,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,着眼发挥党员带头的示范作用,通过抓党建促发展教育活动的开展,广泛开展“支部+招商”“支部+扶贫”等活动,引导党员干部带头招商引资、发展经济、扶贫济困,带动广大党员群众创业致富,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。依托党员、热心志愿者深入开展小区巡查走访活动,建立社会治理“一张网格”,及时调整邻里纠纷、宣传政策法规等。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,组织党员干部大力开展清杂物、清积存垃圾、清理野广告小广告、清死沟死塘“四清”行动,有效解决社区治理难题。
以生态为底线,环境改善显成效
社区坚持以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要抓手,始终遵循绿色发展理念,以垃圾治理、河道整治、场容场貌提升为主攻方向,有效整合各种资源,狠抓各项生态环境保护,推动场风文明建设,打造水清岸绿的美好家园,人居环境明显改善。
环境保护上注重“治管”,推行沿街户“门前三包”责任制,建立垃圾中转站,运行污水处理厂,出水水质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标准。开展环境综合整治,强化城镇经营管理,强化河道清理工作,针对当前环境污染突出、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,持续抓好以畜禽养殖户周边环境和条排沟整治为重点的“三乱”环境整治,生态优、环境美已然成为街道的靓丽名片。生态建设上注重“增绿”,紧扣一片林工程建设目标,强化转型升级,开展植树造林,注重培植特色苗木,上半年植树造林6.67万株,新增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,重点打造金龙湾生态文化园、纬一路黄沙河河滨绿化带、纬五路红叶李延伸种植工程、黄沙港大桥公路两边绿化工程等,不断提升绿化品质,努力建设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的新新洋。
以人民为根本,服务民生不停步
社区坚持“发展为了人民、发展依靠人民、发展成果与民共享”的价值准则,居民获得感、安全感、幸福感不断增强。 推进精准帮扶,修改精准帮扶资金使用办法,扩宽帮扶思路,加大帮扶力度,脱困率达98%。完成社会保险全覆盖,开展互助基金募捐活动,募集帮扶资金13.93万元。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,建立老人动态健康档案,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。强化宣传文化阵地和道德基地建设,新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小景,设立百米廉政文化墙,开通新洋广播电台,增设公益广告200余幅。积极开展移风易俗行动,不断提升场风文明。抓好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、幸福家庭等评选推荐活动,榜样力量提升职工群众素质。此外,以重大节日为契机,开展系列文体活动,强化文化协会阵地建设,广泛开展读书学习活动,丰富职工群众文娱生活,健康、快乐的运动方式已成为新洋职工居民生活新风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