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文化

图片名称

最可爱的新洋人——记新洋农场老年志愿者栾宗孚

2015-05-05 18:29

作者:

邱玲娜


       有一个人,古稀之年,却事事当先;有一种爱,滴水之礼,却涌泉以报;有一种奉献,始终如一,却毫无怨言。如果你是新洋人,你就知道这说的是栾宗孚,一个普通甚至经常“犯傻”的老好人,他不是党员,不是干部,却让所有新洋人为之动容···

  天气尚未真正热起来,但年迈74岁的栾爹爹已然成了“黑”爷爷,原来他又在为农场的工程奔走了,从“危房改造”到“菜园变花园”、“水网改造”,不待开口,老栾爹爹就主动请缨,带着一群老年志愿者奔赴工地,做起了监工。工人们休息了,他们却仍然在转转瞧瞧,发现哪里不对了,就立刻要求工人们修改。有些工人不服气,说图纸就是这样的,栾爹爹就不厌其烦地跟他辩解,告知其哪里不切实际,他说:“农场花这么多钱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,办好事,我们就不能让事情办砸,马虎一点也不得,现在是小事,将来就是大事。”

  栾宗孚就这样起早摸黑,一心扑了进去,直到工程结束。如果你说已经支付给他们薪水了,那就错了,青壮年如你,愿意早五晚七的工作吗?愿意毫无怨言、毫不懈怠的户外作业?对于古稀之年的栾老,金钱已然身外之物,他只是单纯地想要为农场做些什么,仅此而已。

  作为居民组长,他尽心尽责,问心无愧,哪家有邻里纠纷了,他准能第一个到达现场;谁家要办个什么证,不方便了,他就自己掏腰包,无论是到县里还是场内都不嫌麻烦;居委会有需要了,他也总是随叫随到。

  作为夕阳红服务队一员,他主动召集队员收拾了老托儿所,并把其开辟成老年人活动的乐园,还长期驻扎,做起了保管员。

  作为一个老新洋人,他关爱来场的每一个年轻人,并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孙辈来关心,有一个外来大学生要在农场安家购房,托栾爹爹监工,他分文不收,还自掏腰包给工人们买水买烟,工地离家远,他就为此特意买了辆电动车,并且没有抱怨一句。从砌砖到落成整两个月时间,除了孙女高考陪考了三天,他风雨无阻,从没落下一天。

  我们一直在追求,追求一种企业文化;我们一直在寻觅,寻觅一种志愿精神;我们一直在疑惑,疑惑什么是新洋魂。其实如栾爹爹这样舍小我成就大我的无私就是新洋的精髓,它就隐藏在最基层的百姓里,并逐渐传承,传承光大。谁是最可爱的新洋人,栾宗孚也,成千上万如栾宗孚般的志愿者们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