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文化

栾宗孚:新洋社区永不下岗的志愿者
2017-07-14 13:28
作者:
邱玲娜
今年76岁的栾宗孚是一个普通人,他不是党员,不是干部,只是新洋农场的一名普通退休职工。然而,他又是“最美射阳人”、“最美新洋人”、“优秀志愿者”、社区爱心积分年年第一的人。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,积极为居民排忧解难,在社区和居民之间架起了联系桥梁,被人们成为“新洋社区永不下岗的志愿者”。
退休二十年来,栾宗孚老人一直默默为居民服务。作为居民组长,他始终牢记自身使命,尽心尽责,问心无愧,做好居委会与居民的联络工作,第一时间把上面的文件、精神传达下去,第一时间把下面居民的问题反映上来。哪家下水道堵了,哪家老人生病了,哪家发生邻里纠纷了,哪里有安全隐患了,凡是他看到的都准时反映给社区,并主动帮忙去解决问题,从不叫苦叫累;社区一有需要,无论刮风下雨,他总是随叫随到,带头冲在第一线,植树活动、社区在建工程监工、防风林守护,哪里有事了,哪里就有他的身影。
他做居民组长一点也不含糊。农场二大队公园旁边居民区有几间平房,前几天下大暴雨,第二天一早栾老冒着小雨就赶到了公园居民区,看到小区下水道已经堵塞,居民家中渗进水了,他一边向居委会汇报,一边开始帮着居民家排水。他还参与了农场“菜园变花园”、“水网改造”、“危房改造”等工程监工,每天早五晚七地扑在工地,经常忘记了洗脸吃饭。在“水网改造”工程施工期间,栾老发现一棵大树在新铺设的水管附近,时间长了必然影响生长,造成了一定安全隐患,但工人们不管这些,仍然按照图纸施工,他立刻将这一情况汇报,最终将大树移走。
栾宗孚说:“我一辈子认认真真做人,明明白白做事,从不亏欠过谁,现在退休了,一月不做事就拿这些工资总感觉心里亏欠什么,既然农场信任我,让我做居民组长,我就要认认真真为大家办事情,这是做人的原则。”
“他总是这样热心肠,不论是谁有需要了,总是义无反顾的帮忙,这些年,我们都受过他的帮助。”说起栾宗孚,邻居沈美华老人赞不绝口。
71岁的居民范荣岗对他的感激来自于20多年前的一顿饭。20多年前,老范从化工厂下岗后,就开始靠着修锁挨家挨户维持生计,经常一天下来饿得饥肠辘辘却讨不到活计。一个寒冬腊月的中午,他经过连队食堂时,脚步踉跄差点跌倒,时任司务长的栾宗孚二话不说就给他做了两个菜,后来还帮助老范的儿子就业。
30岁的来场大学生小王对栾老的感激来自于亲人般的关怀。三年前,小王在农场买了房子要装修,但是又举目无亲,栾爹爹知道后,主动联系了小王,给他监工,并且分文不收。因为距离远,他为此特地买了辆电动车,还自讨腰包给装修工人们买水买烟,这些都没有跟小王提起。房子从砌砖到落成整两个月时间,除了孙女高考陪考三天,他风雨无阻,从没落下一天。
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。邻居要办社保证,他自掏腰包替人到县城去办;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夏天没有纱窗,他主动上门帮他们维修门窗;退休职工董育芳家庭困难,自己又得了胃癌,栾宗孚老人去看望她,拿出了400元钱给她看病;临近过年时,他呆在没有空调的活动室里,为居民义写春联。
栾老还热心参加各种集体活动,在文艺宣传活动中,他是义务宣传员、治安巡逻员;在篮球比赛中,他是裁判、记分员;在老龄协会里,他是管理员,每天大家活动结束后,他总是一个人默默拖地板倒痰盂;在互助基金帮扶行动中,他是活动服务员、是值班“收款员”···做无数好事,使得栾宗孚的爱心积分年年最高。他总是说:“我做这些不为什么,只是我这人闲不下来,一闲下来毛病就来了。”
在他的带动下,新洋社区涌现出了一群高素质的居民组长和志愿者,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共建,“我为人人、人人为我”蔚然成风。